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7
晚上睡觉全身发热,考虑是由于阴虚内热或者身体有湿热、肝郁化热的问题导致。如果是由于阴虚内热导致,往往伴有咽干口燥,五心烦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症状表现,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调理治疗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6
六味地黄丸一般视疾病的严重程度观察起效时间。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,其药物组成为熟地黄、山萸肉、炒山药、泽泻、茯苓、牡丹皮,此六味药蜜制成丸,适用于阴虚内热的患者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5
舌头溃疡在饮食上要多喝水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,不要熬夜,保持睡眠充足。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,每次2片,每日3次。三联片,每次6片,每日3次,专治复发性口腔溃疡。局部应用西瓜霜喷剂等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5
石斛的吃法很多,其中有三种吃法比较好。一、石斛可以打成细粉,用温水搅拌均匀,1次三克1天2次,有滋阴生津、养胃生津、滋阴除热、明目强腰的作用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4
太阳穴起痘的原因有多种因素,主要是由于局部血管中血液丰富,所以当身体出现血热、上火等会出现毛囊感染的表现。另外,脑神经系统经常出现内分泌失调,也会出现局部毛囊感染的症状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4
舌头边缘有齿痕,一般是脾虚湿不化所导致的。脾的生理功能有脾主运化,运化水湿,主升清,还有脾能够统血。其中脾主湿就是指脾将身体的湿气运化运散开来,不至于湿气积留,形成痰湿湿浊,湿气化久,变成寒湿或者湿热,影响脏腑的功能。脾的生理功能,能够从舌上有极好的体现,如果胖大舌,周边有齿痕,就说明脾虚,湿气不化,这时应该健脾化湿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3
麦味地黄丸是一种中成的具有养生功效的药品,主要功效的作用有治疗耳鸣眩晕、缓解身体的疲乏、润肺止咳、补肾保身等功能。麦味地黄丸是每个家中必备的养生药品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3
小柴胡汤是汉代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中治疗少阳病的经典方剂,可以和解少阳、疏肝理气、解郁。本方剂常用于临床上出现咽干口苦、头晕目眩、胸胁苦满、默默不欲饮食、往来寒热、心烦喜呕等主诉的临床疾病,可以治疗情志疾病、胃肠道、心血管系统以及发热性疾病等。本方由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人参、大枣、甘草、生姜组成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2
如果只是体质虚弱和气血不足,在临床治疗上可以配合中药汤剂、中成药以及食疗的方法。中药汤剂是属于个性化的方案,临床效果是最佳的,中成药和食疗可以作为辅助的治疗方法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2
排寒气最快的方法是综合治疗。第一可以拔罐,因为拔罐可直接把人体的风寒湿拔出去体外,这样先把它拔出去一部分,然后可再进一步进行艾灸,因为艾灸可以助阳,助阳同时就可以把人体的寒气从身体里赶出去,等于用拔罐加艾灸以后,整身的寒气就会排出一大部分。第一拔寒气,拔出来,第二可以助阳,赶出来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1
中药五味子它具有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的功效和作用。所以当身体患有久病虚喘,夜梦、遗精、遗尿、尿频、久泻不止、自汗、盗汗、经常口渴,以及体力出现了内热症状都可以通过五味子进行调理和治疗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0
补气血最快、最有效的中药是常用的当归补血汤和归脾汤。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和当归组成,二药组合以后具有明显的补气和生血的功效。在身体出现了失血过多,或者身体阴液消耗过多以后,导致了气血亏虚的情况,可以采取两种药物配合熬汤口服,具有良好的补气生血的功效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30
睡觉的时候身体出汗,一般是阴虚火旺引起的盗汗或者湿热向外熏蒸,气虚不固而引起的自汗。阴虚火旺患者平时有口干口苦,腰膝酸软,面部哄热,手脚心热,可能在睡觉的时候因为阴虚火旺而引起汗出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29
六味地黄丸不建议长期进行口服。六味地黄丸主要的功效是滋补肾阴,但是,人的病情是在不断的变化,当患者由肾阴虚变为肾阳虚的时候,这种转化再吃六味地黄丸,对于身体还是很有害的,等于雪上加霜。也就是肾阳虚的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,男性会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,也就是阳痿,以及身体会自觉非常寒冷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29
中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有一定的讲究。一般来说发病的部位如果靠下焦,应该是在饭前吃,使药性容易下达,治疗效果会更好,比如结肠炎或者胃肠炎等都应该是饭前吃。如果对于病位在上的情况,在心、肺、胃脘以上这些地方,应该是饭后吃,容易使药性上行,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28
归脾丸和健脾丸,顾名思义都有健脾的功效,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。首先组成不同,归脾丸由党参、白术、黄芪、茯苓、远志、酸枣仁、龙眼肉、当归、木香、大枣、甘草;健脾丸由人参、白术、陈皮、麦芽、山楂、枳实组成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28
中药护肝药物丹参是最好的。丹参能抑制和减轻急慢性肝损伤时,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炎症反应,加速纤维组织重吸收,具有抗肝纤维化,改善肝脏血液循环,防止肝硬化的作用。
[中医养生_中医常识_绝代中医]2022-01-23 09:32:27
月经提前,属于女性的月经疾病范畴,原因有很多种,包括气虚、血热和瘀血阻滞引起的病理变化,都可出现月经提前。气虚引起的月经提前很容易理解,气的固摄功能比较差,经血顺势而下,就会提前。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23-01-29
时间:2018-10-29
时间:2022-01-08
时间:2022-01-23
时间:2022-02-15
时间:2020-03-09
时间:2018-12-18
时间:2022-02-28
时间:2021-04-04
时间:2020-08-19
时间:2020-07-17